国内葡萄酒乱标年份难分辨 标准缺位只能靠自律
摘要:商务部计划立项规范“年份酒”泛滥等乱象使得葡萄酒年份酒的现状再度备受关注。葡萄酒专家郭松泉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估计,2000年之前,因为实际上之前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葡萄种植面积和原料供应,当时市 ...
商务部计划立项规范“年份酒”泛滥等乱象使得葡萄酒年份酒的现状再度备受关注。
葡萄酒专家郭松泉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采访时估计,2000年之前,因为实际上之前根本没有那么大的葡萄种植面积和原料供应,当时市场上销售的年份酒真正符合所标年份的只占1%不到,2000年之后,国内葡萄酒行业逐渐热起来,葡萄种植面积才逐渐增加起来。他估计,现在国内所销售的国产酒中,真实年份与所标年份相符的也应该不到一半。
郭松泉说,在法国等国家,葡萄酒的年份标示都非常正规,“诚实极了”,但在国内,年份酒已经成为市场上的一柄笑谈,消费者花高价买酒,年份的真实性却很可能不值一提。
检测标准缺位
检测手段的缺位使得年份葡萄酒更多的要靠企业的自律。
一位国产葡萄酒企业总工程师、葡萄酒国标起草人之一周华(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国家目前已经有针对葡萄酒年份的强制标准,要求该年所产的葡萄汁含量所占比例必须要达到80%以上,但标准有了,却“没人管”。
据本报记者了解,与过去的标准相比,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葡萄酒国家强制性标准(GB15037-2006)中,对年份葡萄酒仅仅是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要求所标注的年份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其中年份葡萄酒所占比例不低于酒含量的80%(体积分数)。
周华对记者表示,目前国内对于年份葡萄酒还没有成熟的检测手段,“我们只能保证我们是按照标准去做。”本报记者查阅上述国标也发现,上述标准中并未公布年份酒的具体检测手段。
国内一家酒庄总工程师张雨(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还没有听说国内有可行的检测手段,更多地靠品尝进行感官上的鉴别。
郭松泉直言,上述国标“没定好、不够严谨”、“在年份、品种、产地方面有定义、没实质”,也没有提供可行的检测方法,标准不够严谨,生产者的态度也不会严谨。
这意味着没有给出相应的检测或分析方法,企业如何检测或分析产品是否达到标准要求的80%,监管部门的监督抽查或市场检查如何判定被抽查或检查的产品是否达到标准要求,都存在问题,企业只能依靠自律原则来生产年份葡萄酒。
郭松泉认为,市场的炒作、利益的驱动和商业道德的缺失很可能导致不实年份酒继续存在,耗费多年所制定的葡萄酒标准因为缺少实质性检测手段标准无法很好地执行。
郭松泉提出了一套“回溯法”,通过完善采摘、发酵、产地登记、财务、销售各环节数据的记录,通过回溯某一葡萄酒自始至终的历史记录,反馈相关信息,据此判断企业产品所标年份的真伪。
异化的年份概念
在市场利益的推动下,众多国内葡萄酒企业推出了年份葡萄酒。
实际上,葡萄的收成还有好年景、坏年景之分,可直接影响到葡萄本身的质量,进而影响到葡萄酒的质量。而年份酒的概念多年前在欧洲国家已经被作为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酒类分级的概念,在商标标签上标上VO、VS、VSOP、XO,以标示酒的年份。
业内人士指出,葡萄酒讲究“三分工艺、七分原料”,工艺主要受到葡萄酒厂设备、酿酒师的酿造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一般比较容易控制,而葡萄的质量受到日照和雨量等气候因素影响,气候较差的年份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这一年所产的葡萄的量与质,这意味着,如果这一年气候条件好,那么收成的葡萄就好,酿成葡萄酒也就好。
周华认为,葡萄酒的年份只是影响品质的一个因素,葡萄酒的品质还受到葡萄生长的光照时间、温度、降水量、空气湿度、风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年份越久酒就越好。
张雨说,实际上年份在国外对于酒庄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判定所产葡萄年份进而判断葡萄酒的好坏的重要指标。但在国内,这一概念在市场操作中却产生了偏差,年份成了葡萄酒高品高质的炒作概念。
周华认为,在国内,葡萄酒与白酒不太一样,没有太大必要仅仅以年份来甄别质量,“年份葡萄酒这个概念在中国被异化了。”
郭松泉说,年份实际上只是一个标记,并不能完全代表质量,不同年份葡萄的收成会因为气候等条件的差异有所不同,对于葡萄酒的质量来说,年份只是一个由头而已,他担心,消费者对于国产酒的信任会因为年份酒方面的乱象产生不利影响。
“国产葡萄酒企业想获得更加高端的市场形象,获取更高的价格空间,”葡萄酒营销专家朱玉增对本报记者表示,“葡萄酒不是完全工业化量产的产品,进口名庄酒的年份酒带动了国内消费者对年份酒的认知,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单品利润和产品附加值,纷纷考虑进行年份的标示,毕竟,相比葡萄园的规模、气候条件,年份成为让产品稀有化的一个量化指标。”